自唭哩岸站下車,僅走一小段路,不出多時便會抵達聖道兒童之家。承德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機構面向馬路,周遭多是辦公大樓,幾乎無任何住家。然而卻有一個育幼院,悄聲無息地隱藏在其中。
今天接待我們的是資訊公關專員Apple,在她的帶領下。我們開始深入了解這裡。
▲隱身在商業大樓之中的聖道。
▲溫馨的交誼廳讓平常多各自在自己的小家中吃飯的孩子能有聚首機會。
聖道目前收容的36位個案,除因家庭變故而住進來的子女,也包含受刑人家屬。年齡集中在4~18歲,裏頭分為幾個小家,由不同的家內老師照顧著裏頭的孩子。
身處在這,會比一般同儕來的早熟。深知自己要提早獨立,過了16歲,下了課便是去打工,但受限於學經歷,通常僅能找到餐飲業類的工作。餐飲業得在餐廳四處奔波,耗費體力重,即使鄰近打烊時間,也因客人尚未結束用餐而必須延遲下班時間,貼心的他們總會一通電話打回去知會機構,家內的老師便在半夜時等著他們歸來。彼此辛苦,但卻是相互理解和體貼、以及一分疼惜。
為了改善現況,讓孩子們能有更多元的工作選擇,家園也預計將與企業配合晉用院內孩子的計畫,但,他們希望企業能以平常心態看待這些孩子,如果面試表現不佳,便坦誠以告。社工會與孩子們討論改善的方式與計畫,畢竟,在離開的機構的大門那瞬間,隻身一人的孩子,又有誰能庇蔭他們呢?
而為了排解這些孩子的擔憂、和養成良好的休閒活動,家園推出「X-School」計畫,透過甄選方式,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社團。自行車也是其一。固定從北投騎至淡水,有一位不善於騎車的孩子,一路跌跌撞撞、滿身是傷的騎回家園,但卻悟出了一番人生道理。「就算跌倒,也一樣能到目的地」日後,他成為角力界的明日之星。從社團之中,孩子們透過摸索,一舉找到人生的意義。
身處在這,會比一般同儕來的早熟。深知自己要提早獨立,過了16歲,下了課便是去打工,但受限於學經歷,通常僅能找到餐飲業類的工作。餐飲業得在餐廳四處奔波,耗費體力重,即使鄰近打烊時間,也因客人尚未結束用餐而必須延遲下班時間,貼心的他們總會一通電話打回去知會機構,家內的老師便在半夜時等著他們歸來。彼此辛苦,但卻是相互理解和體貼、以及一分疼惜。
為了改善現況,讓孩子們能有更多元的工作選擇,家園也預計將與企業配合晉用院內孩子的計畫,但,他們希望企業能以平常心態看待這些孩子,如果面試表現不佳,便坦誠以告。社工會與孩子們討論改善的方式與計畫,畢竟,在離開的機構的大門那瞬間,隻身一人的孩子,又有誰能庇蔭他們呢?
而為了排解這些孩子的擔憂、和養成良好的休閒活動,家園推出「X-School」計畫,透過甄選方式,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社團。自行車也是其一。固定從北投騎至淡水,有一位不善於騎車的孩子,一路跌跌撞撞、滿身是傷的騎回家園,但卻悟出了一番人生道理。「就算跌倒,也一樣能到目的地」日後,他成為角力界的明日之星。從社團之中,孩子們透過摸索,一舉找到人生的意義。
▲維修腳踏車的費用要從自己零用錢出,為了省錢,每個孩子們使出渾身解數化身為技藝高超的維修師。
▲可愛的迷你腳踏車,讓小朋友也能參與哥哥姊姊的遠征計畫。
▲青春期的孩子,好像需要些運動器材,才能耗費無窮無盡的體力
▲熱愛運動的聖道孩子,是各種運動競技比賽的常勝軍,獎盃和獎牌擺滿了整個櫃子
至於家園的長久所宣揚理念,即是「分享」。如同去年聖誕節,聖道收到了許多企業所捐贈的禮物,但他們讓每人只能收到一份,其餘的讓孩子們寫下卡片,親手分享給別的機構的孩子。每年暑假,他們也舉辦雲南志工團,讓這群孩子去扶持更弱勢的族群。這種回饋的方式,也讓孩子們在人生的路途上有更正向的回饋。
最後,不能免俗的,我們詢問了家園平時蔬果的來源。原來,平時有禮儀公司固定將祭拜完的水果送至育幼院,但受制於保存,往往收到的都是蘋果與梨子這種可久儲、耐放的水果。而當某些當季產物過剩時,往往院內也會收到大量的捐贈(此時就不得不再呼籲各位,捐贈物資前,請務必要來電與機構討論需求,切勿擅自直接寄送)倘若吃不完,便只好轉贈給附近協助街邊少年、或是老人的團體,畢竟,這些都是捐贈人送來的愛心,豈能容許絲毫的浪費呢。
▲眾人捐贈給聖道的待整理物資,他們會在挑出部分可用的品項後,回饋給附近有需要的人。
末了,與Apple道別,聖道教導分享的理念,一直在心中迴盪。一個理應接受眾人資源的機構,卻搖身一變、四處施與愛給與需要的人。如此貫徹分享的理念,讓我們好生感動。盼來日有機會,能與聖道一同攜手,為更多的孩子謀取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