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報導-

澎湖傳統牽罟漁法,見者有份的全村總動員

  • 2022/08/01   作者-菜宅少年/照片提供歐志航
澎湖以海洋為經濟命脈之一,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早期先民所使用的捕魚方式除了漁船之外,還有石滬、抱墩、以及今天要談的牽罟,更是全村總動員的一件大事,熱鬧喧騰在濱海舉行,全年皆可舉辦,但在冬季的魚獲大多較多且也較油脂肥美,所以在冬季牽罟更能看得出豐收的感受。
在台灣本島也有牽罟這項漁法,但隨著時代遷移逐漸消失不見,在現今的澎湖也僅剩下澎湖南邊的嵵裡和山水、湖西鄉的林投和隘門在傳承這項傳統較多,還能在社區裡的壁畫上看見牽罟的圖樣,而這些地區都是處於較面向南面的區域,也是順應著東北季風的原因,在這塊土地上,有著強大且豐富的生命力不斷鼓舞著,了解澎湖的傳統漁法,更是了解餐桌上這些海鮮們最溫柔的方式之一。

牽罟的由來

在民間曾流傳一則故事,那就是牽罟是由一位叫「海瑞」的人發明的,而「海瑞罷官」是民間相當著名的戲曲。當時海瑞為了葬身海底的母親,發明了牽罟,他希望借由牽罟這樣的往大海撒網捕撈能將母親的遺骸尋獲,原意是出於孝心,殊不知在撈尋作業中竟能有著大量的漁獲,後來才慢慢變成捕漁的一種活動,之後使這項沿岸補魚作業技術,留傳至今。

牽罟為什麼成為眾人的最愛

牽罟就是使用地曳網來捕魚的一種海上漁撈作業,在澎湖的地又稱為「牽網」或「牽繪」,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漁法,在全盛時期民國46年(1957),澎湖全縣共有64組地曳網,數量為全台首冠。在那個四、五十年以前生活較困苦的年代裡,並不是家家戶戶都能夠擁有船隻、網具,然而牽罟作業所需要的設備相對的簡單許多,只要一張輕型的地曳網及小舢舨即可作業,可以和村里數十戶人家共同投資在更好更大張的網子與作業人員和船隻,成本上的壓力自然小上許多,甚至可以用人力游泳於海上佈網,總之解決船跟網子兩個問題,牽罟這項漁法自然而然地受到大家的喜愛。

在澎湖的冬天裡最令人頭疼的是東北季風的險惡,如果出海捕魚危險性是相當高的,牽罟的漁場大多都位於背風的南面海域,且拖網的人力幾乎都在沙岸上進行作業,不斷安全性提高,也能夠在冬天有著更好的收入,不外乎牽罟成為澎湖最令人感到風光的一項漁法。每年在冬季作業較好,如遇倒吹風(從南面吹的風),魚群容易集結,是下網的良機。滿潮時風流太透,選擇低潮,無流的夜間作業,漁獲更為理想。

牽罟牽出滿足的微笑

牽罟所使用的地拖網構造有許多變化,但基本上在中央的位置會有一張用來圍載漁獲物的網袋,有著兩條很長很長的曳繩一路從海面延伸至沙岸,上網會綁有著浮力的「浮子」,下網則是綁著沈甸甸的金屬稱為「沈子」,上下網的這兩子有著微妙的平衡設計,會讓上網不下沉,下網不離底,可以順利地將魚群驅趕至網袋之中。

整具網子的大小可以因人因地制宜,普通的網面大約有兩公尺高,數百公尺長,作業時需要三、四十人在沙岸上「與大海拔河」才能將作業順利完成。牽罟的作業季節不分春、夏、秋、冬,作業時在白天或夜晚均可,尤其以黃昏、黎明時為最理想,漁獲量最多。其作業地點必須選擇海底平坦,沒有礁石分佈,潮水緩和的地方。

在古早時候牽罟都會使用到大目船,稱之為舢舨,來將船上的地曳網做海上放網作業,大多需要四到六人一起協力合作完成。過程是先將一條曳繩留在沙岸上固定並且派人看守著,接著以小船拖載網具出海繞行半圈,一邊搖櫓移動、一面將網子往海面下放,在距離第一條曳繩大約五十公尺的地方靠岸,岸上的人將另一條曳繩牽上岸,這時候必須仰賴較有經驗的人在岸上指揮全盤拖網作業,等待發號施令。

當號令高聲一呼,左右兩側的人力開始奮力將曳繩上腰往後拉,將海中的網袋準備往上起網,在這個階段是岸上人力的重頭戲,必須要有適切的節奏掌握左右兩條繩子來控制起網的速度,舢舨則開到網邊,一面吆喝、一面拍打水面, 把魚兒驅趕入網,網漸行漸近,岸上的兩組人馬也 逐漸向U網的對稱軸靠攏,袖網離水之時,拉網不可過急,以免網袋離底,魚群脫逃。等到兩組人馬會合,網袋已經在眼前時,需要將兩邊的人力合為一組,兩條曳繩併成一條,此時全場已經是歡聲雷動,激情地歡呼著,就在這樣的氛圍裡網袋已經將漁獲拖上沙灘,甚至會感動到眼眶泛紅,難掩心中的激動,瞬間已忘了拖網時候的疲勞,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笑容。

見者有份的超好福利

牽罟的漁獲是「見者有份」的分配方式。除了分配給出網具的「網仔份」和出舢舨的「船仔份」外,凡是參加拖網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可「分紅」,在嵵裡,大人一份,小孩半份,大肚雙份(懷孕牽罟討吉祥之意)。這種大方的「分紅」制度,主要是由於那時候的漁源豐富,漁獲量多。動輒上千斤,而且作業密集,一組網剛上岸,另一組又下網,此起彼落好熱鬧。


沙灘動員上百位村里民來牽2019年1月10號的林投罟,捕獲了多達2000多斤的竹莢魚,澎湖稱之為「巴攏」,全程有86人參加,歷經一個半小時作業,終於將網袋拉起,漁獲分成90等分,每人約有4、50條魚,村民歡喜豐收,喜悅都寫在臉上,一堆堆的魚放在萬善堂前廣場,相當壯觀,此一盛況讓村民回想到當年的牽罟全盛時期,這是近年來最為豐收的一次紀錄。

牽罟是澎湖人早期的漁業盛況回憶,聽當地耆老在敘說故事時,總能看見誇張的比手畫腳,得意的神情頓時躍於臉上,由此可知牽罟在這些人們心中的重量。牽罟也是古人的智慧,集最小的力道成本能夠獲得最大化的利潤分紅,已經是凝聚村內的方式之一,雖然現在不是每次的牽罟都能夠像林投村一樣這麼大豐收,但這樣的傳統漁法技藝更是需要被保留下來,海洋文化的底蘊是這樣傳承而來的智慧,開展出更厚實的人與海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