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有個疑問,育幼院的小朋友好像都幾十個而已?是不是台灣的環境比較好,所以台灣的小朋友不需要幫助。這個其實是有原因的育幼機構的法令要求很多(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七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包含場地、設施、人員等等專業要求,其中依照規定孩子的收容數量上每X個就必須配置一位合格的社工、保育員、輔導員(中間的規定其實蠻複雜的,依照收容條件、業務會有不同的規定),這樣嚴格制度的規定下,本來就很缺乏人力、資源的育幼院就會更難擴增收容人數。
事實上,台灣需要幫助的孩子數量遠不止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情況,根據兒福聯盟(2014)提出的台灣收出養現況檢視調查報告指出:
2014台灣收出養現況檢視調查報告
◆每年有300個孩子被遺棄、700個孩子因不在期待中出生的孩子而遭遇兒虐傷害
在少子化的浪潮下,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父母親的萬分期待下,被父母親「惜命命」,吃好、穿好、玩好的,甚至有的小嬰兒才不到三歲就上才藝班、出國旅遊……但仍有些小生命,不在預期中出生,少了家人疼愛,甚至連生命都遭遇嚴重威脅。根據內政部統計五年來「棄嬰或無依兒童」人數與遭「遺棄」兒少人次,每年平均約有三百名遭遺棄兒童;此數據尚未包括:被人發現前就已死亡的嬰幼兒,以及被寄放在保母、父母友人或同事等處所,未獲妥善照顧但尚未被發現的兒童少年。另外檢視衛福部之「受虐兒少人數與受虐原因」統計,其中「不在期望下出生人數」,平均每年也約七百人,若再加上沒有被通報兒保的黑數,應該是數倍以上甚至更多孩子不在父母的期待下出生,而遭受到虐待或是遭遺棄等嚴重傷害...2014台灣收出養現況檢視調查報告完整內容
以上資料來源:取自兒福聯盟網站
2017年3月,北市社會局首次公開製作了家暴地圖,據風傳媒記者王彥喬的報導,北市這次的分析係以「里」為單位,過去家防中心認為老舊社區如萬華、大同區的家暴案較多,但透過資料研究後卻發現,在新興社區的案例也不少,像是士林、北投、南港、內湖當中的部分「里」才是真正的「家暴重災區」!
但根據社會局的解釋,其實這樣的數據不一定是真實的,很多傳統觀念的家庭,容易將「家醜」隱藏起來,導致社會局無法察覺,而這樣的家庭數量絕不在少數,實際家庭暴力的案件恐遠遠在數據之上。
▲由風傳媒整理製作之台北家暴地圖,資料來源:風傳媒。
最後我們來看看台灣整體的數據,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05 年全台家暴通報案量為 6 萬 2 千件,10 年後的 2015 年,1 年的通報數高達 11 萬 7 千件,10 年增加 5 萬件。看到這樣的資料,感觸應該很深,原來家庭暴力就存在於你我的身邊,或許我們都無法改變家庭暴力發生的事實,但我們可以從關心身邊的人做起,對待孩子我們只要多付出點愛心,生氣時多想一秒,或許等家寶寶的數量就可以減少一些。
為什麼我們想提高贊助年齡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及統計處公布的最新資料每年約有20萬新生兒出生,需要被幫助的嬰幼兒約占了0.5%也就是說每1千人就有5個孩子需要被幫助,這樣的資料還不包含1歲以上的孩子。
目前我們贊助的院童是0~6歲,但是實際走訪過大多數育幼院,收容的孩子大多是到12歲或是18歲,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難道超過年齡的孩子就不需要吃水果嗎?答案當然不是,對於平等看待孩子的育幼院來說一定是平均分配給孩子們,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我們也只能在有限的資源裡,逐步地去做這件事情。
今年在我們等家寶寶團隊謹慎的評估下,3月份開始決定將贊助年齡提升至9歲,來幫助更多育幼院的孩子!!未來我們也會依情況再提升贊助人數,甚至是提出更好的計劃來幫助這些孩子。
如果您對我們的整個計畫內容有興趣,請您參考無毒農在 FlyingV (點我看更多) 上面說明,不過在 FlyingV 上的計畫已經結束,後續要加入參與等家寶寶計畫的,請到無毒農官網的等家寶寶專區(一樣可以點我看更多)。
路竹高中國中部三年10班:來自特別的愛心
而小編這幾天在整理等家寶寶捐贈訂單時,就在後臺內看到幾筆很特別的訂單,其中一位捐贈者填寫的捐贈姓名是台南市下營國中,另一位則是捐贈單位是路竹高中國中部三年10班。
經過電話聯繫,小編連絡上了路竹高中國中部三年10班的班導李老師,深入了解後才知道,這是一群孩子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另一群孩子的故事。
身為一群國中生的媽媽,李老師的愛不僅是分給自己的孩子,更將這份關心分給能他所能觸及的,有需要的人。
李老師說:「我自己也有一個2、3個月大的孩子,在臉書上看到這些等家寶寶的故事,再與班上的同學分享,大家在知道這些小孩的處境後也很想要幫忙,這群國中的孩子紛紛掏出自己的零用錢湊出給等家寶寶們的水果,我自己再補上不足的部分,有的同學還自己捐出整整一箱的份量,那些就用這些同學的名字捐贈了。」
「這群孩子真的很棒很有愛心呢!」
「沒有拉,能夠幫到其他人他們也很開心拉。」
語氣略帶不好意思,但不難聽出李老師對班上同學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