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報導-

恐怖的有機農業意識形態(二)─有機農業意識形態的崛起

  • 2017/02/24   作者-KING
上一次小編在【恐怖的有機農業意識形態(一)─慣行農法莫須有的罪名】中提到,不要看到某些詞就立刻下判斷是好或是不好,因為那些文字都太過籠統,或是我們其實不太清楚這些文字背後代表的意義,就如同慣行農法,有可能代表使用很多農藥,也有可能他只用了非常少量的農藥,不應該聽到慣行農法就心生恐懼。 近年來食安新聞常常佔據著媒體版面,讓民眾對自己吃的東西越來越感到害怕,要吃什麼才讓人安心,這種恐懼感一直烙印在部分的人心中,一些行業也應運而生,讓一些民眾可以對自己生活中吃的部分放心,但或許我們可以做的更多。

主觀意識帶來的危險

每個人成長的環境背景都不一樣,培養的出價值觀也都不盡相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看到電視上或是從別人口中聽來的一些消息,有時候會感覺「沒錯沒錯就是這樣,講的真有道理。」有時會感覺「這根本是胡扯」,同一種訊息,在不同人眼中解讀可能都不一樣。
拜現代科技進步之賜,資訊傳播很快速,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量也多的驚人,也因為時間有限,一般人不可能有空接收到所有訊息。所以常常有些人曾經在某個地方接收到一些訊息,而這些訊息正好與他的觀點相同,他就會漸漸習慣在這些地方接收訊息,而相同想法的人漸漸匯集到相同的地方,聽到大家的聲音都跟自己一樣,就更堅信自己的想法,本來覺得有疑惑的,也慢慢的認為這好像是對的。但危險就出現在這裡,在這些我們習慣接收訊息的地方,也有機會出現不正確的訊息,有時候並不是故意的,可能是因為對這領域不是非常瞭解導致,但習慣在此接收訊息的人就有可能會無法分辨真假,讓不正確的訊息影響了他對事情的判斷。
小編認為不能只從某些特的地方獲取資訊來源,如果可以就多去不同地方聽聽不同人的意見,甚至聽聽相反的意見,或許能幫助大家在判斷事情時多多思考,不要這麼主觀的去看事情。在農業方面也是如此,不同種類的作物其栽種方式都不同,很難有一種種植方式是所有作物都適合的。不同農民也有自己的一套栽種模式,不同消費者或學術界或媒體也都有他們自己一套想法,相似想法的一群人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起,但也許我們也該走出自己的圈子聽聽不同的聲音。農業技術日新月異,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如何運用這些技術讓農產品質與環境兼顧,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也是努力的方向。

農業與自然

 客觀來說,只要有耕種的行為,就已經對自然造成了影響,當種了與原生地不同的作物,勢必要先剷除原本就在這些土地上的植被,也會讓一些生物被迫遷移,所以事實上農業還是會影響原生生態,但還是有辦法努力讓影響不要這麼劇烈。
不用農藥或許是一個解決之道,但有些作物如果不驅蟲,長出的東西賣相會變的很差,甚至連收成都有困難。蓋溫室或許可解決病蟲害的問題,但在土地上到處蓋溫室,對生態也不能說是沒有影響。建立完整生態系統也許可以靠天敵抑制蟲害,但要多大的空間才能建立完整生態系呢?
講了這麼多,好像不管怎樣都會影響到環境?那我們對農業到底要抱持著什麼理想呢?又是為了什麼才去選擇吃這裡賣的農產,而不去吃那裡賣的呢?是為了身體?為了環境?還是……?在下篇文章【恐怖的有機農業意識形態(三)─有機農業的意涵】裡會跟大家一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