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發展遲緩兒
其實發展遲緩兒童離我們並不遙遠,嬰幼兒之發展黃金期為0~3歲,但三歲以前又是最難發現發展遲緩狀態的階段。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表示台灣0~6歲人口數約為140萬人左右,以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最保守6%(根據研究資料顯示,遲緩兒之發生率可能為6%~12%,醫學教科書上為15%,視遲緩兒之定義而有差異);根據衛服部統計資料2016年的遲緩兒通報人數為2萬多人,大約為總數之1.5%左右,可推估台灣目前遲緩兒發現率大概約佔遲緩兒總人數4成左右,通常是由復健科醫師診斷並協助治療。
目前判定發展遲緩的方式之一是粗大動作以及認知表現,例如像是一腳一級上下階梯、跑跳,孩子卻略顯吃力,明顯地需要別人協助;或在互動中發現表達能力不佳,說起話來多是單字或疊字,似乎不懂得怎麼表得自己,其實這些行為都很明顯地指向「發展遲緩」。
大多數發展遲緩的成因是未知的,目前能夠被了解的原因僅25%左右。在已知的原因中,遺傳和環境的因素影響是最大的,包括:腦神經或肌肉神經病變、生理疾病、基因突變、營養、家庭環境刺激等。
另外根據復健科醫師指出孩子超過6歲後,發展遲緩治療的效果就會比較不好了,只能透過長時間的復健課程來抑制改善,很難恢復到正常孩子的成長速度,所以各位媽咪們都要注意自己小孩的狀況唷!!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衛生福利部
信義育幼院開箱照片分享
水果配送資訊
8月第四週等家寶寶安心水果於08/19開始陸續訂購出貨,本周的水果有火龍果、雙連梨、百香果、釋迦。
<雙連梨>
本週我們採用的一項水果是來自苗栗卓蘭鎮的雙連梨社會企業,他們本身也有著一段故事,故事起源於卓蘭深處的偏遠社區,以一間人數僅不到20人的雙連國小為中心,但由於地處偏僻、經費不足,面臨到了要被裁撤的命運。
而台南大學與中原大學的教授與學生發現了這個問題,與教育部做聯繫與協調,並由多次的鄉野調查,這群師生認為,沒有教育環境就不會有社區的再造,對於學校的關注進而凝聚社區的向心力,這群師生以此為出發點,成立了「雙連梨社會企業」。
▲團隊學生經果農示範體驗採收裝箱過程(照片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