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報導-

【網紅不知道的養殖業真相】產地前線報導

  • 2020/09/01   作者-采潔
午安,我是無毒農的采潔。最近食安議題一波波襲來,是否讓你感到不安呢?一定很多跟我一樣愛吃蝦的農粉,想知道養殖蝦是不是真的都有用藥。作為在第一線為農粉們把關的產地人員,在這裡分享我的親身見聞。
從小在農村生活,吃的食物要不是自家出產的,不然就是認識的農友種的,從產地到餐桌都透明呈現在眼前,不需要擔心食物來源是否可靠安全的問題。但來到台北以後,料理三餐成了每天睜眼就得面對的問題,對於那些超市或市場裡看不見來源的食物,也不免有幾分擔心。

因此,有機會親自走訪產地時,就會使出打破砂鍋問到底之術(?),把所有的疑惑通通問一遍。

今年六月,和夥伴一起拜訪無毒泰國蝦產地,七月又跑了一趟檸香鱸魚產地。老實說,起初也是半信半疑,覺得所謂無毒、不用藥只是噱頭,直到連續被兩位台大漁業碩士打臉,才知道自己資訊太落後了……。


#養殖業為什麼需要用藥


無風不起浪,首先還是抱著懷疑,如果養殖水產真的不需要用藥,那麼傳聞是怎麼來的?

農友說,養殖水產確實容易受到環境因素,例如溫度、水質甚至光線的影響,所以大家應該有印象,以往在颱風大雨、連日高溫或寒流之後,會看見養殖場大量暴斃的新聞,這是因為劇烈的環境變化導致動物緊迫,以致抵抗力降低,接觸環境中的病毒、細菌就容易感染死亡。



就像人在不好的環境之中,太冷、太熱、太潮濕、太乾燥,都會導致抵抗力下降而生病。

身為養殖戶,農友當然不希望魚蝦耗損,動物用藥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下產生的。不過,受過科學訓練的新一代養殖戶,早已經將新的觀念和作法帶入養殖產業了,不用藥同樣可以維持高存活率和高品質。

#不用藥也能維持存活率嗎


讓我們換個情境思考這個問題。

沒有人喜歡吃藥對吧?為了不要吃藥,你會怎麼做呢?

冷就加件衣服保暖,熱可以找地方避暑降溫,營養均衡、睡眠充足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避免有高傳染風險的場所(例如醫院、診所)。在生病求醫吃藥之前,有這麼多預防措施可以降低生病的機會。

無毒養殖的道理也是一樣,做好「環境管理」和「隔絕病原」就能兼顧存活率和食品安全。

因此無毒農合作的農友,在養殖管理上都很講究水質、菌相等環境因素。

屏東泰國蝦農友,開鑿專用水井引入高樹水源保護區的純淨水源,經常換水維護蝦池清潔,並搭配使用益生菌對抗壞菌。鹿港檸檬鱸魚農友,是以單一水井水源和菌相管理來維護環境。



甚至可以放眼養殖產業最前線,在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的輔導計畫下,台灣目前已有超過八座採取「防疫養殖法」的養殖場,以「無特定病原蝦苗」搭配「無特定病原養殖環境」,為台灣養殖業奠定安全與品質的新標準。

#讓科學數據說話


除了農友在養殖現場的持續努力,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也定期針對市面上的禽畜水產品進行抽驗。根據108年7月到109年6月的抽檢結果,每季抽驗一千件以上的動物用藥殘留,合格率達99%以上。

無毒農也理解,您在忙碌生活之中,很難一一查閱食藥署的檢驗結果。因此作為農粉的食安守門員,我們在開發新商品時一定要求農友出具檢驗報告,或輔導農友進行檢驗,書面資料皆公開在商品頁面上,希望您能安心享用台灣好食材。



延伸閱讀:
洗貴婦SPA的無毒泰國蝦
敬天畏水的熱血漁夫呂政達